1、选择题 观察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应选择下列哪一种材料最适宜?
A.叶的上表皮
B.茎的木质部
C.皮层
D.根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应在植物分生组织中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所给答案中根尖的生长点是分生组织,所以答案应为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生物的全部核酸中碱基组成是:嘌呤碱基占总数的58%,嘧啶碱基占总数的42%,下列生物中不可能的是
A.T2噬菌体
B.HIV病毒
C.细菌
D.酵母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核酸中的嘌呤数与嘧啶数应相等,但题干中嘌呤数不等于嘧啶数,由此可推测该生物的核酸中可能既有双链,也有单链或只有单链。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NA为双链,嘌呤数等于嘧啶数;酵母菌和细菌中既有DNA,也有RNA,且RNA为单链,因此嘌呤数可能不等于嘧啶数;HIV病毒由RNA和蛋白质构成,RNA为单链,嘌呤数一般不等于嘧啶数。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各类生物含有DNA和RNA 的情况。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面甲图示洋葱根尖分生区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c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0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A.(1)×(3);左上方
B.(2)×(3);右上方
C.(2)×(3);右下方
D.(1)×(3);右下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放大的倍数=物镜的倍数×目镜的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反比,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只有选目镜×15(2)和物镜×40(3),才能放大600倍,甲图是有丝分裂的细胞,c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的中央,对应于图丙中右上方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c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00倍高倍镜观察,将物象移到视野得的中央,只需要把装片向和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即右上方),答案是B。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显微镜使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乙.若将RNA甲和蛋白质乙组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宿主细胞,则细胞中的病毒具有
A.RNA甲和蛋白质乙
B.RNA甲和蛋白质甲
C.RNA乙和蛋白质甲
D.RNA乙和蛋白质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丙病毒中,RNA甲作为该病毒的遗传 物质,虽然有蛋白质乙,但是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病毒繁殖是以RNA甲为模板,所产生的蛋白质,也是和RNA甲配套的蛋白质甲。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细胞中溶酶体的活动相对活跃
B.细胞癌变受环境影响,不受基因控制
C.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溶酶体是 “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所以衰老细胞中溶酶体的活动相对活跃,故A正确。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由此可见,细胞癌变受基因控制,故B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故C正确。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癌变、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