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不同性别果蝇的染色体及相关基因。甲、乙两果蝇交配,子代中双显性个体占65%,则BV之间的交换值为

A.10%
B.20%
C.40%
D.17.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雌果蝇基因不完全连锁,卵原细胞形成配子时可能发生交换,形成的配子就是BV bV Bv bv;雄果蝇完全连锁不发生互换,只产生两种配子:1/2BV和1/2bv。这个是解题的关键。
假设交换值是t,则雌果蝇产生的配子及其比率是1-t/2BV? t/2Bv? t/2Bv 1-t/2bv。要得到后代是双显性的情况是1/2+(1-t/2)×1/2=65%,解得t=40%。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鸡的黑羽对白羽为不完全显性。一对灰羽鸡交配,生了一只小鸡。这只小鸡的羽毛为黑色的概率是
A.1/8
B.1/4
C.1/2
D.3/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下表,若WPWS与WS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A.3种,2∶1∶1
B..4种,1∶1∶1∶1
C..2种,1∶1
D..2种,3∶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WPWS×WSw→WPWS(红斑白花)、WPw(红斑白花)、WSw(红条白花)、WSWS(红条白花),所以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2种,1∶1,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两个纯种小麦作亲本:一个抗倒伏、但容易感染锈病;另一个易倒伏,但能抗锈病(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让它们进行杂交,在F2中出现了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优良性状新类型,根本原因是:
A.F1雌、雄配子结合时自由组合
B.亲本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C.F1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D.F2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题意可知,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优良性状新类型新小麦的培育是基因重组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引进优良家畜(如牛、羊)时,一般引进雄性个体让其与本地的同种雌性个体杂交。考虑到经济和遗传方面的因素,一般以引进4头雄性家畜为宜。具体做法是:让一头引种雄畜与一头本地种雌畜杂交得F1,让F1与第二头引种雄畜杂交得F2,让F2再与第三头引种雄畜杂交得F3,F3与第四头引种雄畜杂交得F4,试问:F4个体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属本地种的理论上约有
A.1/2
B.1/8
C.1/16
D.15/1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遗传规律。杂交过程中子代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来源一般来自于父方一半来自于母方,F4个体是通过多次与引种个体杂交得到的,其核内遗传物质属于本地种的理论比例为1/2*1/2*1/2*1/2=1/16。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