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下图所示是我国某地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
(2)为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人们将大豆和玉米实施套种,大豆和玉米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该农田中的所有生物称为________。
(3)沼气池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作用是____________;农业生产上,为了提高蔬菜产量,人们通常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农技站的工作人员为了调查该农田中褐家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玉米在生长期间常受玉米螟(具有夜行性)的侵害,为了不污染环境,请利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有关知识提出你的防治措施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大豆和玉米? 玉米、大豆→鸡(猪)→人
(2)竞争? 生物群落
(3)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有机小分子(甲烷)? 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
(4)标志重捕法? ?玉米螟是夜行性昆虫,对光线敏感,可用灯光防治(或利用人工合成的玉米螟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雌雄虫交尾,使其种群的繁殖力下降,减少对玉米的危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植物学家发现:当一种毛毛虫咬食植物时,就会引发植物体细胞专一的产生一种挥发性物质(引诱剂),而这种物质会引诱胡蜂。于是飞来的胡蜂将卵产在毛毛虫体内,孵化的幼虫吃掉毛毛虫。但人工损伤或摘去叶子后植物就没有像虫咬伤那样的反应。据此,请回答:
(1)毛毛虫与其所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
(2)从生物基本特征上看,植物对毛毛虫危害发生生理反应的现象属于__________。
(3)在上述现象中存在的能量流运途径是___________。
(4)同人工损伤或摘去叶子相比,只有受虫咬伤后的植物细胞才会产生引诱剂,试猜想发生这种反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5)试设计一简略的实验思路来证明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捕食
(2)应激性
(3)植物→毛毛虫→胡蜂
(4)在害虫咬植物时,其唾液中的某种化学物质引发植物产生生理反应
(5)在同一地区选定适当距离的长势基本相同的两组该种植物,经同样处理使其部分叶片机械损伤,其中一组用制备的毛毛虫唾液涂抹叶片损伤部位,另一组用清水涂抹叶片损伤部位,观察并统计一定时间内飞来胡蜂的数量差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动植物也能接受光的信息并产生相应的行为,下列生命现象中与光照变化有关的有
①睡莲花昼开夜合 ②飞蛾扑火 ③鹦鹉学舌 ④含羞草被触动后闭合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狼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子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
[? ]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