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按右图所示装置,起始漏斗内的液面略高于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水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中的物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漏斗内液面先上升后下降?②漏斗内液面上升?③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④烧杯内液体遇碘水变蓝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漏斗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浓度高于烧杯,液面上升;食盐中的离子可以通过半透膜到烧杯,漏斗内浓度降低,水分进入烧杯,漏斗内液面下降;③烧杯内液体中含有氯离子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选B。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植物根系可以通过细胞间隙的扩散和活细胞的转运两种途径吸收无机盐离子。科学家为研究根系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规律,分别在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下用含有42K完全培养液培养大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1小时后将甲、乙两组的植物从42K培养液中移植到等量的清水中分别培养l~2min,都会出现42K明显外泌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对第二阶段影响不同
B.第一阶段42K进入根系的过程不受代谢制约
C.第二阶段需氧呼吸有利于42K进入细胞内
D.1小时后甲组42K的泌出量明显大于乙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对第一阶段影响相同,所以不受根系的过程不受代谢制约;B正确。第二阶段正常培养是在有氧调节下,供给的能量多,对离子的吸收多,说明对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A、C正确。1小时后甲组42K的吸收量明显大于乙组,而溶液中要少于乙组;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与离子吸收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与综合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能够从消化了的食物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分子量更小的木糖,这说明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细胞不能吸收小分子物质
D.木糖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对不同物质吸收不同与细胞膜表面的载体有关,说明细胞膜对物质吸收具有选择性,所以A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外来的有机大分子分解的第一和第二阶段是在动物或植物细胞的哪一部分中进行的
A.在细胞质中
B.在线粒体中
C.在细胞核中
D.在其他细胞部分中,或在细胞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外来的有机大分子往往是通过胞饮作用或吞噬作用而进入细胞。进入后首先在细胞质中被溶酶体中的酶所降解,然后在细胞质中被利用(如糖酵解)。因此A正确,B,C,D都不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