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
B.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C.每个类囊体至少含有 2 个以上基粒,多者可达 100 个以上
D.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少量的 DN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叶绿体中每个基粒都含有 2 个以上类囊体,多者可达 100 个以上。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下图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B.甲组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C.甲、乙两组中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浑浊,甲组浑浊程度更大
D.乙组B瓶封口后,应马上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以便及时检测CO2生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等瓶中气体排尽,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检测。
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类型
点评:熟悉探究酵母菌的呼吸类型试验,识记其注意事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紫,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
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热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加热使细胞的原生质层破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生物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细胞膜、液泡膜及原生质层均为选择透过性膜,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呈紫红色的花青素存在于液泡膜内的细胞液中。因此,随着水温的增高,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原生质层被破坏花青素才能透过原生质层进入水中。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原生质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表示植物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及物质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代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三碳化合物,Y物质可代表丙酮酸
B.①、②、④过程均可以产生还原性氢
C.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③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过程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CO2通过③②生成糖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那么X代表三碳化合物;糖通过①④生成CO2是呼吸作用过程,那么Y物质可代表丙酮酸。②过程没有还原性氢的生成,①过程产生还原性氢,④过程如果是有氧呼吸可以产生还原性氢,如果是无氧呼吸则不产生还原性氢。③②属于暗反应,都在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①过程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过程如果是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如果是有氧呼吸就发生在线粒体。故答案选AD。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其场所
点评:本题比较难,特别是④丙酮酸生成CO2的过程,既可以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也可以是无氧呼吸,这个选项是最容易选错的。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严寒的冬季,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花卉、水果,既可以调剂市场,又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下面列举了一些与番茄、黄瓜有关的生产措施,合理的是
① 温室的设计应尽量提高采光效率,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② 若使用简易的塑料大棚,最好能在入冬前给土壤施足有机肥,因为有机肥不但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植物提供矿质营养,还可以补充大棚内的CO2
③ 温室蔬菜的生产若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不但可以按植物的需求配给营养,还可以免除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④ 温室往往无风少虫,使得风媒花和虫媒花传粉困难,“花而不实”,萘乙酸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这一难题
A.只有①②③合理
B.只有①②④合理
C.只有②④合理
D.全都合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较强的光照强度和适宜的温度,故①正确;有机肥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源源不断地生成二氧化碳,故②正确;温室栽培有很多强于土壤栽培的作用,故③正确;萘乙酸属于生长素的类似物,能够促进植物果实的生长和发育,一定程度上解决花而不实的问题,故④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学科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点评:本题还是比较简单的,植物的正常生长需要很多条件,比如需要较多的光照、无机盐,合适的温度等等。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