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2、选择题 某同学在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
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均小桶中的彩球
D.在抓取10次后记录并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
3、选择题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
A.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4、填空题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_________(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给小麦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a→(14CH2O)
B.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在核糖体处检测不到放射性
C.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D.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可能含有18O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