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C.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由于人体内存在酸碱缓冲物质,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不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所以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考点:考查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内环境的组成以及稳态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使其体内产生了大量乳酸,致使其血浆pH显著下降
B.此时应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以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
C.由于能量大量消耗,其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会大幅度下降
D.由于其体内内环境pH发生变化,所以细胞代谢发生紊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稳态的有关内容。剧烈运动使其体内产生了大量乳酸,感觉浑身酸痛,但机体经过调节血浆pH仍维持相对的稳定,A错;大量出汗,此时应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以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B正确;其血液中的血糖浓度经过调节仍维持相对的稳定,C错;其体内内环境pH能维持稳定,细胞代谢保持正常,D错。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新华社北京2004年12月5日电,人类在战胜SARS的征途中迈出了坚实一步,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SARS病毒灭活疫苗I期临床研究。32位受试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其中24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全部产生抗体,证明疫苗是安全的,并初步证明有效。大学生正文成为注射SARS疫苗第一人,2004年5月24日第一次注射疫苗,天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注射,两次产生免疫力情况
A.不相同,第二次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
B.不相同,第一次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
C.相同 ,都产生了相同的抗体
D.相同,都具有相同的抗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次注射疫苗,是抗原第一次侵入人体,人体能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第二次注射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将抗原消灭,所以第二次产生的免疫反应较强。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SARS疫苗为素材,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
A.运动语言中枢
B.躯体运动中枢
C.听觉语言中枢
D.视觉语言中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脑皮层中言语区。S区是运动性语言中枢,若受损则表现为不能说话,其他正常。H区是视听性语言中枢,若受损则表现为听不懂别人讲话,其他正常。W区是书写中枢,若受损则表现为不能写字,其他正常。V区是视觉性语言中枢,若受损则表现为不能阅读,其他正常。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丘脑是:
A.中脑的一部分
B.前脑的一部分
C.后脑的一部分
D.菱脑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大脑包括前脑、中脑、菱脑,前脑可分成端脑(大脑)和间脑,下丘脑属于间脑。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