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地因感染甲型H1N1流感导致一人死亡,甲型H1N1病毒是—种RNA病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禽流感病毒的含氮碱基有A、G、C、T、U五种
B.禽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给禽流感预防带来困难
C.禽流感病毒主要攻击人体T细胞,感染者最终死于严重感染或癌症
D.禽流感病毒专营细胞内寄生,体液免疫对其不起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增多
B.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
C.血浆中的钾离子过低时,下丘脑的醛固酮分泌量减少
D.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是切断血糖的来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说明机体比较缺水,这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吸收,排尿减少,A正确;人体体温相对稳定是通过大脑和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B错误;醛固酮主要生理作用为保Na+排K+,血浆K+浓度降低,使其醛固酮分泌量降低,但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C错误;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D错误。
考点:参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器官及激素的功能。
点评:抗利尿激素、醛固酮激素是调节人体水盐平衡的,而胰岛素能通过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水,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为脂肪等途径来降低血糖。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BC段变化的原因

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
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
C.乳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
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机体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降低,血浆中的缓冲对H2CO3和NaHCO3可与乳酸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A错误,乳酸不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乳酸钠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H2CO3不稳定,分解成CO2和水C错误;所以乳酸浓度是现增加后降低。所以选D。
考点:考察人体PH稳定的调节机制。
点评:人体能维持PH稳定的机制,是因为血浆里含有酸碱缓冲对,如:H2CO3和NaHCO3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组织胺、淋巴因子、淋巴细胞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葡萄糖、Ca2+、载体
D.Na+、HPO42-、乙酰胆碱、氨基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成分有小分子物质,如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脂质、无机盐、H2O)、代谢废物(CO2、尿素等)、O2、乙酰胆碱、大分子物质如抗体、激素、组织胺、淋巴因子等,D正确;淋巴细胞不属于内环境 ,A错;H2O2酶属于细胞内物质,不属于内环境,B错;载体在细胞上,不属于内环境,C错。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哪些手术会明显影响动物的第二性征
A.结扎输卵或输精管
B.切断精巢的神经
C.切断精巢或卵巢静脉
D.手术摘除子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性激素能激发和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产生性激素的是性器官。激素的调节是在神经系统的主导下完成的,故切断精巢的神经对其影响较大。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激素的作用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激素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