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是基因的作用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各种RNA
B.①过程发生的场所与该基因复制的场所一定相同
C.③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D.⑤过程可以表示酪氨酸酶与人类肤色的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转录是以DNA分子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过程,A正确。转录和复制都是以DNA为模板,特定的基因在细胞中分布是不变的,所以同一个基因的复制和转录场所相同,B正确。③过程是翻译,该过程还需要tRNA转运氨基酸,C错误。⑤表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H7N9禽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该病毒
A.基因变异频率过快
B.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过于简单
C.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宿主的相似性很高
D.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酶、能量、原料等合成病毒自身的物质和结构。故D符合题意。
考点:RNA病毒
点评:本题较简单,要求学生了解RNA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用14N的噬菌体去感染15N的大肠杆菌,对于大肠杆菌解体后子代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两个噬菌体的DNA分子中有15N
B.只在全部的噬菌体的DNA分子中有15N
C.只在全部噬菌体的外壳中有15N
D.只在两个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14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及DNA复制的相关知识。
用14N标记噬菌体,则DNA和蛋白质都被标记,但只有被标记的DNA进入了大肠杆菌。由于噬菌体利用的原料都是大肠杆菌提供的,所以新合成的DNA中只有2个DNA分子中含有14N,全部DNA和蛋白质都含15N,且有2个DNA分子同时含有14N和15N。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雄果蝇的一个体细胞经正常的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和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c1和c2是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得到的,DNA复制后分裂得到的,故C1和C2遗传信息相同;S1和S2是减数分裂得到的两个刺激精母细胞,减一过程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S1和S2所含有的遗传信息不同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点评: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彼此相同,减一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因为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有所不同。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广岛生活的人癌变发病率很高,原因是受什么因素的作用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在广岛投掷了原子弹,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辐射存在时间长,使后来在广岛生活的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从而引起癌变,为物理致癌因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