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植物细胞有4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无核膜时期及该时期染色单体数量分别是
A.前期;8条
B.中期;16条
C.后期;16条
D.末期;8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无核膜时期为中期和后期,中期染色单体为16条,后期单体为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科技的描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B.单倍体育种需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C.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快速大量繁殖优质奶羊时,需对供、受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成功,单倍体育种需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利用效率,快速大量繁殖优质奶羊时,需对供、受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所以B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某种酶既可以作为某一反应的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绝大多数酶是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可以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酶既可作为某一反应的催化剂,也可作为另一化学反应的底物。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关于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作用之一是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分裂末期可以观察到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细胞壁
D.显微镜下的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对根尖细胞进行解离,解离时,盐酸与酒精混合液使植物细胞死亡,细胞将会停止在相应的分裂时期,故A项正确。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或龙胆紫)可用于染色体染色,吡罗红(派洛宁)是染RNA的,故选项B错误;解离后,细胞的代谢停止,细胞板的扩展停止,故选项C错误;?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在前期出现,在末期消失,因此间期的细胞肯定观察不到染色体,故显微镜下的绝大多数细胞中不能观察到染色体,选项D错误。
考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及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变化,属于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将密闭玻璃罩内的一植株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中的b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①
B.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此时细胞内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③
C.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D.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乙中的b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凌晨温度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①,故A正确;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此时细胞内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③,故B正确;经过这一昼夜之后,密闭玻璃罩内的植物体的CO2浓度下降了,所以有机物含量会增加,故C正确;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h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③,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