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需氧呼吸全过程的3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
A.ATP
B.H2O和CO2
C.H2O和丙酮酸
D.乳酸和ATP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需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H]和ATP;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和水结合生成二氧化碳、[H]和ATP;第三阶段氧气和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结合生成水、ATP;故三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ATP,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需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①~④曲线图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在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表述是
A.图①中的X因素可表示环境中CO2浓度
B.图③中,若其他条件适宜,光照强度小于b(大于零)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C.图④中,Z因素(Z3>Z2>Z1)可以表示CO2浓度。当光照强度小于c值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四个曲线图中,只有图②能反映光合作用速率受温度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①中的X因素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Y因素的升高而加快,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可表示环境中CO2浓度,A正确;③图中,b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照强度小于b(大于零)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④ 图中,当光照强度小于c值时,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增大而增大,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C正确;②图中,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Y因素的升高而加快,超过一定范围后,光合速率反而下降,该因素最有可能是温度,图④中,Z因素(Z3>Z2>Z1)可以表示温度,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下图是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从图中能得出

A.图中S代表载体,C代表离子
B.膜外一定是低浓度,膜内一定是高浓度
C.这种物质的跨膜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因为有C和能量参与
D.图中C这种移动方式是错误的,它是固定不变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题干中的某种物质是指S,它的跨膜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属于主动运输。图中C是载体蛋白,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脂质分子不停地运动。主动运输可以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向高浓度一侧,但不等于膜外一定是低浓度,膜内一定是高浓度。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次的时间,然后放回原环境相当于连续复制两次的时间后,细菌DNA组成分析表明
A.3/4轻氮型、1/4中间型
B.1/4轻氮型、3/4中间型
C.1/2中间型、1/2重氮型
D.1/2轻氮型、1/2中间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将14N的细菌放于15N环境中复制一次,每个模板DNA可产生2个子DNA分子均为14N、15N的DNA即中间型DNA,而这两个中间型DNA放回原环境(14N)中再复制两次后各产生4个DNA,共8个子DNA,这8个子DNA中有2个含15N,其余均为“只含14N”,即中间型DNA应为2/8,轻氮型DNA应为6/8。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为一天当中某密闭温室内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只考虑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该曲线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BC段与AB段相比
B.曲线上升缓慢
C.可能原因是BC段的气温比AB段低
D.导致BC段呼吸作用比较弱
E.图中G点时
F.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G.EF段浓度下降较慢的最可能原因是蒸腾作用太强
H. 由于缺水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所致
I.从图中信息可判断出一天当中O2浓度最低的时刻是D点
G.O2浓度最高的时刻是G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D点之前,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D点和G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G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G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审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难题。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