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精子形成过程的顺序为A→C→B→D
B.D图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C.B图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之比为1:2
D.A图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C图中有两个四分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精原细胞(A)染色体复制后形成初级精母细胞(C),先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该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后分离形成次级精母细胞(B),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精细胞(D),最后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精细胞(或精子)中无同源染色体;图中B、C由于具有姐妹染色单体,故每条染色体上具有两个DNA分子;故选B。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点及图像辨析。
点评: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由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可知,下列注射物能使实验小鼠死亡的是
A.R型活细菌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C.R型活菌+S型细菌DNA
D.R型活菌+S型细菌DNA+DNA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肺炎双球菌有S型和R型。S型细菌具有有毒的荚膜,会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而R型细菌不具有荚膜,不会使小鼠死亡。如果将S型细菌的DNA和R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会发生S型细菌的DNA转导进入R型细菌内,从而产生S型细菌,导致小鼠死亡,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马体细胞中含有64条染色体,将马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从母体提取出来,放在含有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减数分裂,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链的数目是
A.256
B.128
C.64
D.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末期,最活跃的细胞器分别是
A.中心体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末期: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选BC。
考点:有丝分裂相关细胞器。
点评:相对基础,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过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如下图表示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表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由图可见,一个基因可能控制多个性状,同时一个性状也可以被多个基因控制
C.基因2突变导致人患白化病,基因1突变会导致人患苯丙酮尿症
D.人患苯丙酮尿症时一般不患白化病,是因为酪氨酸可由食物或氨基转换等获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类白化病是由于机体不能产生黑色素,所以基因2突变会导致人患白化病,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1的突变。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来控制性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