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疫苗与人类的身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有关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疫苗不是用于治疗疾病,而是用于预防疾病
B.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C.疫苗可通过注射或口服进入人体
D.人类通过接种牛痘疫苗消灭了脊髓灰质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疫苗是一类接种后能激发人体免疫反应来抵抗某些传染病的生物制品,它不能用于治疗疾病,而是用于预防疾病,A项正确;疫苗包括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刺激机体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B项正确;疫苗可通过注射或口服进入人体,C项正确;疫苗具有专一性,接种牛痘疫苗只能预防牛痘病毒,而不能消灭脊髓灰质炎,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疫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射弧的神经传导是单向的
B.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
C.感受器由传入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列知识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当人看见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但其效应器不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是条件反射,由于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才会获得的反射,因此,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故A错。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件刺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入神经→脑干→传出神经→唾液腺,故B、C错。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肯定有“电—化学—电” 信号的转化,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反射、条件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等知识。
点评: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表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电流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b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
B.刺激b点,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
C.刺激c点,电流表的指针只会偏转一次
D.若ab=bd,则兴奋由a到b和由b到d的传递速度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b是轴突末梢;神经纤维上受到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电位→负电位,膜内电位由负电位→负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刺激c点,其产生的兴奋只能由c传到d,不能传到a处,所以电流表指针只会偏转一次;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快于神经元间,所以若ab=bd,刺激b点,兴奋先传到a点,后传到d点。
考点: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间的传递。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的传递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物理屏障作用
B.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C.皮肤的化学防御作用
D.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