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B.血红蛋白的分子数量决定了内环境的渗透压
C.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
D.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成分,不属于构成内环境的物质,所以B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儿童先后两次接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血清中相应抗体浓度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点对应时刻是第一次接种时间,第二次接种时间在D点之后
B.CD段体内开始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C.DE段浓度上升的原因是记忆细胞数目的增多
D.BC段相应的效应B细胞中内质网膜不断转化成高尔基体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中B、D点都已产生抗体,应属效应阶段,故接种时间应在这两点之前,A错;同样,产生记忆细胞属反应阶段,CD段之前就已产生,B错;DE段抗体浓度增加是由于再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了大量的效应细胞的缘故,C错;抗体属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不断形成加工并运输的具膜小泡,D对。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人体内,以下各组物质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的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激素和呼吸酶
C.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D.生长激素和淀粉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别由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产生,A项错误;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细胞产生,同时这些细胞自身也产生呼吸酶参与细胞自身的呼吸作用,B项正确;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别由性腺和垂体产生,C项错误;生长激素和淀粉酶分别由垂体和消化腺产生,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和酶的产生场所,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B.若某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导致Cl? 内流 ,就会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在缩手反射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都是双向的,在突触处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不是零电位;Cl-内流,使突触后膜表现为抑制;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兴奋在反射弧中传递具有单向性,只能从感受器向效应器传递,即兴奋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突触处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有关糖代谢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均可发生②过程
B.糖类可以通过⑦过程转变为20种氨基酸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②③过程,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⑤⑥⑦过程
D.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能促进⑥⑦过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肌糖元不能分解成血糖,A错误。氨基酸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只能多食物中获得,B错误。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元和转变成脂肪、某些氨基酸,C正确。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抑制⑥⑦过程,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糖代谢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糖代谢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结合图形分析糖代谢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