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
B.血浆会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人体内任一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都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D.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的
E.内环境的稳态都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实现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溶液,会中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避免血浆的pH发生剧烈变化,故A错;内环境的成分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一种细胞的内环境不可能同时是这三种溶液,最多是两种溶液,故B错;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的,故C正确,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生理意义,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液体增多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①红细胞生活的环境,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血浆蛋白降低,会导致血浆中渗透压降低,进而导致血浆中的水渗出到组织液中,引起组织水肿。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点评:内环境的三种成分中,组织液与血浆中的一些成分可以相互交换,而水分的进出又与渗透压有关。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消化道中的一个葡萄糖分子被吸收到人体,转移到肝脏中合成糖元或分解成CO2和H2O供能,分别至少要穿过多少层膜结构
A.7层、9层
B.9层、11层
C.都是7层
D.都是9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葡萄糖分子进入肝脏细胞需依次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层),进入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毛细血管壁(2层),出毛细血管壁(2层),进入肝脏细胞(1层),若被分解成CO2和H2O供能,还需进入线粒体(2层)。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医学上用0.9%的NaCl溶液给病人输液,对其用途科学的解释是
A.给病人消毒
B.给病人提供营养
C.给病人补充水分
D.维持细胞渗透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0.9%的NaCl溶液称为生理盐水,其提供的渗透压与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相等,能够维持人体细胞正常的形态。
考点:考查生理盐水的功能。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渗透压变化对人体细胞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过多可能会导致糖尿病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肌肉细胞中,②过程不能发生,在肝脏细胞中,②过程能发生;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胰高血糖素促进②③过程;胰岛素促进的④、⑤、⑥等过程,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
考点:考查糖代谢及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熟记糖代谢以及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