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的混合物可使健康小鼠死亡
B.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D.DNA中的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比例与其在一条链中所占比例不相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可转化出活的S型肺炎双球菌,会使小鼠得败血症而死亡,A对。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具有DNA、RNA两种核酸,此时遗传物质只能是脱氧核糖核酸, B对。染色体的缺失或增加,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染色体的移接或颠倒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故C正确。根据碱基互补原则,DNA分子中两条链上的C与G的数相等,所以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比例与其在一条链中所占比例是相等的,D错误。
考点: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③染色体结构的变异,④碱基互补原则。
点评:本题易混淆的是B、D两个选项,须牢记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才是RNA。至于涉及到应用碱基互补原则进行计算的题,建议画出草图,对错即可一目了然。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噬菌体内的S用35S标记,P用32P标记,用该噬菌体去侵染细菌后,产生了许多子代噬菌体,那么在子代噬菌体中35S和32P的分布规律是(细菌体内含有32S和31P两种元素)
A.外壳内含有35S和32S,核心内只含有32P
B.外壳内只含有32S,核心内只含有32P
C.外壳内含有35S和32S,核心内只含有32P和31P
D.外壳内只含有32S,核心内含有32P和31P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只提供了DNA,子代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利用宿主细胞的氨基酸合成的,子代DNA是以亲代DNA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而来,因此子代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只含有32S,而DNA中一定含有31P,有2个DNA含有32P,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是
A.噬菌体吸附在细菌细胞上
B.噬菌体把DNA注入到细菌体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体外
C.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与感染噬菌体相同
D.DNA有自我复制现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C.水稻根细胞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所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水稻根细胞无叶绿体,所以根细胞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线粒体
D、细胞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这两种核酸同时存在时,遗传物质是DNA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判断。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学会总结得到相关规律: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是DNA或RNA。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一对色盲夫妇,生育了一个XXY的色盲男孩,下列哪项不可能是致病来源
[? ]
A.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相同染色体未分开
C.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相同染色体未分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