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个双链DNA分子最多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
C.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
D.一段双链DNA分子中若含有40个胞嘧啶,就会同时含有40个鸟嘌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有四种,故A正确;碱基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故B错误;由于每个单位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脱氧核糖组成,故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C正确;一段双链DNA分子中,由于碱基胞嘧啶和鸟嘌呤配对,故胞嘧啶数目=鸟嘌呤数目,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过程图解,对此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①③④
B.整个②过程都发生在线粒体中
C.④过程比③过程释放的能量多
D.人在剧烈运动产生的CO2只来源于②过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过程表示ATP的合成,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③④过程表示无氧呼吸,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②过程为有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释放能量比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释放能量多;人的无氧呼吸不产生CO2,所以人体产生的CO2只来源于有氧呼吸过程。
考点:考查真核生物细胞呼吸过程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如图是人体内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由②途径提供
B.在有氧条件下,过程②③将受到抑制
C.细胞内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过程④产生的ATP最多,过程③需要水的参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解及细胞呼吸过程可知,①表示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呼吸作用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②表示乳酸发酵;③表示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④表示在线粒体内膜完成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人体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会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但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A项错误;在有氧条件下,无氧呼吸将受到抑制,即图中的过程④受到抑制,B项错误;人体细胞内CO2只在线粒体中产生,C项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而过程③需要水的参与,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若进行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形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复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含1个32P标记DNA)复制后成为1条含2条单体(每条单体含1个DNA,该DNA2条链:1条32P标记,1条没有)的染色体,结果第一次形成的2个子细胞都含32P标记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1个DNA,该DNA2条链:1条32P标记,1条没有);第二次分裂间期染色体(DNA)复制, 每条染色体复制后成为1条含2条单体(1条单体32P标记,1条没有)的染色体,由于后期染色单体分离是随机的,有可能刚好各一半32P标记染色体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也可能全部32P标记染色体进入1个子细胞,还可能多种不确定情况,故A错,若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是成对同源染色体分离,由于每条染色体上的2条单体都含32P,故形成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每条染色体上的2条单体都含32P,都含32P,这样第二次分裂是单体分离,形成的4个精细胞每条染色体都含32P,故B正确。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可能是有丝分裂,也可能是减数分裂,故C错。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遗传图谱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措施不能提高阳生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A.适量水分供应
B.适量的必需矿质元素
C.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D.合适CO2浓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