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或化学能
C.ATP分子中有三个磷酸和三个高能磷酸键
D.O2进入肝细胞要消耗细胞产生的ATP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双链DNA分子中,已知A≠C,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A+T)/(G+C)=1
B.(A+C)/(G+A)=1
C.(G+C)/(A+T)=1
D.(A+G)/(T+C)≠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双链DNA分子中不配对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1,配对碱基之和在一条链、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均相等,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命活动所利用的ATP大部分来自线粒体
B.在代谢旺盛的细胞,线粒体外膜可与内质网膜相连
C.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都有大量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D.线粒体DNA从双亲中得到同样的遗传信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质基因的遗传具有随机性,而且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因而细胞质中的DNA主要来自卵细胞;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和思维推理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激素、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和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但酶不都是蛋白质
B.能产生抗体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C.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不能产生激素
D.抗体的合成与加工不需要高尔基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但酶和激素不都是蛋白质;错误。
B.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活细胞一定能产生酶;正确。
C.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必需是内分泌细胞;错误。
D.抗体的加工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将不含放射性的DNA分子放入某装置中,进行DNA分子的细胞外复制或转录。已知该装置能满足DNA分子复制或转录所需的各种条件,其原料中只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中的氮原子用15N做了标记,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复制1代所产生的2个子代DNA分子中,放射性碱基的数量相等
B.复制1代所产生的2个子代DNA分子中,其放射性碱基的数目之和等于亲代DNA分子中T的数目
C.复制3代,含放射性的DNA分子占总数的3/4
D.该装置中转录产生的RNA分子具有(的)放射性与模板链的放射性强度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A.复制1代产生2个子代DNA分子,只有新合成的子链中含有放射性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新合成的两条链之间是互补关系,所以这两条链上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量不一定相等,进一步推知2个子代DNA分子中的放射性碱基数量不一定相等。
B.复制1代产生2个子代DNA分子,只有新合成的子链中含有放射性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新合成的两条链之间是互补关系,且分别与两条亲代链上的碱基序列相同。所以2个子代DNA分子放射性T的数目之和等于亲代DNA分子中T的数目。
C.复制3代得到8个DNA分子,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这8个DNA分子都含有放射性。D.转录产生RNA分子时不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所以形成的RNA分子不具有放射性。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半保留复制及DNA和RNA的区别。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需掌握DNA半保留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对DNA半保留复制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解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