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回答下列(1)、(2)两小题:?
(1)2005年7月,我市某县一棵千年黄桷树因主根被挖断而轰然倒地。倒地时树干破裂。为了抢救这棵古树,县林业专家将纵裂的古树一分为二栽于两处。经过三个月的“输液和护理”,栽于两处的古树完全成话。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移栽古树时,应去掉病腐枝,保留适当的根须。对于正常的枝叶,则应__________(填保留或去掉),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常植物营养液不需要加入有机物,因为绿色植物同化作用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不了确保受伤古树成活,专家向其输入了含有氨基酸的营养液,这有利于新组织的产生。因为古树细胞的主要有机成份是________________;营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古树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促进古树根、茎、叶活力恢复的措施中,首先应考虑根活力的恢复。为此,每天为古树输入的营养液中还应含有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古树完全成活的标志之一是长出了一米长的新枝。此时,古树体内至少含有______种化学元素。
(2)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溶液培养法实验,购买了一批根系完好且附带着土壤的作物幼苗用于实验。请回答:
①.要把相同的幼苗分别放进瓶中培养(如下图所示),首先应该对幼苗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是“验证铁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他们在甲组瓶中加入的是含植物必需的全部矿物质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在乙组瓶中加入的培养液成份为_______;当他们观察发现培养的幼苗叶片________(填图中字母)出现缺铁症状后,立即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操作,然后继续观察。结果甲、乙两组幼苗生长情况基本一致,于是他们得出了肯定的实验结论。

③.上述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填空题 下表为一种营养液的配方,据表回答:

(1)该营养液若用于植物培养,要使植物正常生活,培养液中至少还应加入__________种必需元素。
(2)在适量添加所缺的矿质元素后培养一段时间,植物却出现了萎蔫现象,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3)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存留的NO3-较少而Ca2+等离子较多,这一现象与细胞膜上______有关。
(4)该营养液若用于培养微生物,则可以培养的微生物同化作用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某生物小组进行无土栽培实验,观察不同矿质元素对南瓜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在4组单因素缺素培养实验中,他们观察到其中一组的表现为老叶形态、颜色正常,但幼叶颜色异常,呈黄白色。该组缺乏的元素是
[? ]
A.K
B.P
C.Mg
D.Fe
5、填空题 将三株小麦幼苗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开始时测得单位时间吸水和吸收K+情况三者基本相同。随后,对三株幼苗进行处理,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结果(如下表)。请仔细阅读下表,并回答问题:

(1)B幼苗吸收K+量明显减少,说明植物吸收K+需要__________,吸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此时,B幼苗根细胞吸收Mg2+量将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2)C幼苗吸收K+量没有增加是因为根细胞膜上_________的数量有限,吸水量明显减少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此时,C幼苗根尖成熟区细胞___________(填“发生”或“没发生”)质壁分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