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若“淀粉一麦芽糖一葡萄糖一糖元”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元? ②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元是动物特有的糖? ③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能利用淀粉和麦芽糖④淀粉和糖元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为二糖,葡萄糖为单糖
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动物能将淀粉消化为葡萄糖吸收后合成糖元。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用碘液、苏丹III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类有机物的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种子中主要含有淀粉,乙种子中主要含有脂肪,丙种子中主要含有蛋白质
B.碘液,苏丹III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时可能用到显微镜
D.三种试剂的使用可能需要水浴加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碘液与淀粉反应呈蓝紫色,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呈紫色,苏丹III将脂肪染成橘黄色故B正确。据表格分析,A正确。观察脂肪分子染色要用显微镜,故C正确。三种试剂的使用都不需要水浴加热,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检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将对氧需求不同的细菌分别接种到含有6cm高培养基的试管中,用棉塞塞住试管口,培养后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分布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些细菌的需氧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甲>丙>丁>乙
B.乙>丙>甲>丁
C.乙>丁>丙>甲
D.甲>乙>丙>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分布的情况可以判断:甲细菌生活在培养基的浅层,属于需氧生物,不能生活在无氧环境中,因此对氧气的要求较高;乙细菌分布在培养基的底层,属于厌氧生物,要求严格的无氧环境;丙细菌在在培养基的各层都有分布,,且在表层居多,属于兼性厌氧性,对氧气要求不高;丁细菌生活在培养基的中上层,不需要氧气,但是有氧气也能生存。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右图表示下列名词的关系图。其中1、2、3分别是

A.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核酸
B.染色体、DNA、基因
C.脂质、脂肪、磷脂
D.原核生物、衣藻、细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DNA中的片段;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放线菌,而衣藻属于真核生物。
考点:考查各类有机物的常见种类,解题的要求是熟悉各类物质相互联系。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表。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后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
C.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表格分析可知注射生理盐水以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减弱,尿量增加,而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与胰岛素无关,故选择B。
考点:本题考查无机盐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