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说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伤的区域是
A.S区
B.H区
C.V区
D.W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脑的高级功能: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言语区。某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说话,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伤的区域是S区。所以选A。
考点:神经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人脑高级功能的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神经冲动在生物体内的传递途径是
A.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
B.轴突→神经元细胞体→树突→突触
C.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
D.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但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也就是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曲线显示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相对流量。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且汗腺分泌加强
B.在AB段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C.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丘脑的调节
D.在D点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CD段皮肤血管血液流量增加,这时环境温度升高,机体要加强散热,故血管舒张,增加血液流量,故A错。在本题温度环境中,机体会通过调节,使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维持体温稳定,故B正确。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调节相关器官的变化来调节体温,故C正确。在D点以后,环境温度超过人的体温,这时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会流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应该及时补充,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图形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当人体血糖含量为160mg/dL时,机体对此可能做出反应的是
①合成肝糖元②分解肝糖元③合成肌糖元④分解肌糖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糖保持在80~120mg/dL的相对稳定状态,肾脏所能保持的最高血糖含量是160mg/dL,当高于这一值时,机体作出的反应是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从而降低血糖含量。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不同之处在于( )
A.来源
B.作用
C.分布
D.化学本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都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化学本质都是免疫球蛋白。但这两种抗体的分布不同,体液免疫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而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皮肤、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和某些细胞的表面。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抗体的相关知识。
点评: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的比较:
项目
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
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
不同点
分布
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
吸附在皮肤、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和某些细胞的表面
反应时机
第一次接触到抗原
第二次以上接触过敏原
反应结果
消灭抗原
引发过敏反应
作用对象
抗原
过敏原
相同点
都来源于浆细胞,化学本质都属于蛋白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