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面各曲线图所表示的不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随其生活环境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情况
B.图②阴影部分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合理开采的叶面积指数为6
C.图③表示一片小树林中一天内CO2变化情况
D.图④表示在大豆种子萌发成功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利用坐标曲线图考查光合作用的呼吸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必须理解图形所表达的意思,观察所提供的坐标(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识准曲线所代表的含义。
图①因为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外界环境温度低时进行体温调节,增加产热量来御寒,即新陈代谢速率快,耗氧量多。随着外界温度升高,新陈代谢减慢,耗氧量减少,A正确。
图②叶面积指数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生物因素,它反映了叶片的总面积。在一定范围内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光合作用的总量也增加。但若种植过密,叶面积指数过大时,因叶片之间相互遮挡,下层叶片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加之田间通风不畅,CO2浓度低,导致光合作用减弱,而呼吸作用明显增强,光合作用及有机物的积累量反而下降。由图可知,叶面积指数为6时,随着叶面积指数增加,因呼吸作用不断加强,干物质量下降。因此,合理开采的叶面积指数为6,B正确。
图③这个图是植物一天中光合作用吸收CO2的曲线,而环境中的CO2浓度应与这个图的趋势正好相反,?C错误。
图④在大豆种子萌发成功苗的过程中,总体来看,曲线是先下降,再快速上升。在曲线的最低点之前,由于种子吸水造成的有机物含量相对降低,同时此阶段种子只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和必须物质,所以有机物含量下降。在曲线的最低点之后的快速上升阶段是因为此时种子已经长出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而呼吸作用是不会停止的。上升的原因是因为光合作用的速率远大于呼吸作用速率,D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都能
A.产生H2O和CO2
B.将有机物中的全部能量转移到ATP中
C.分解有机物
D.在细胞溶胶中完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都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其中有少部分合成ATP,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B错误、C正确;需氧呼吸产生产生H2O和CO2,厌氧呼吸产生乳酸或二氧化碳、酒精,故A错误;需氧呼吸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完成,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物质变化,哪些发生在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①2H2O→〔H〕+O2?
②ADP+Pi→ATP?
③CO2+H2O→(CH2O)+O2?
④ATP→?ADP+Pi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将双链都有3H标记的1个DNA分子,放入没有标记的溶液中,经过3代复制后,有3H标记的DNA分子的数量是(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有3H标记的用I表示,没有3H标记的用i表示,则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以得到以下图解:
初始:?II
复制一次?Ii? iI
复制2次?Ii ?ii ?ii ?iI
复制3次? Ii ?ii ?ii ?ii ?ii ?ii ?ii ?iI
由以上图解可知,经过3代复制后,有3H标记的DNA分子的数量是2个。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面是关于果蝇细胞分裂的三个图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e~f段
B.乙图染色单体为0,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
C.丙图细胞对应图甲的c~d段
D.甲图中,b~c段细胞易发生基因突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分析可知,甲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c~e段。乙图中染色单体为0,而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都是8,说明细胞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丙图细胞表示的是有丝分裂的中期,而图甲表示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的变化规律,故无法对应。甲图中,b~c段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所以易发生基因突变。
考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提升学生理解和分析图形的能力。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