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释放到内环境中与突触后膜上受体发生结合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入侵很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
D.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
B.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
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
D.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E.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
F.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图解属于体液调节过程,信号分子要通过体液运输才能到达细胞,A选项正确。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作用于垂体,并不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C选项错误。分泌细胞的分泌物有的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有的与细胞内受体结合,所以B选项正确。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可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活动。
考点:考查体液调节过程。
点评:体液中的有些物质,在体液的运输作用下,作用于一定的器官或细胞,对该器官和细胞的功能发挥调节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当人骤然遇冷时,皮肤表面会产生“鸡皮疙瘩”,其直接原因是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皮肤血管收缩
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皮肤立毛肌收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当人骤然遇冷时,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经过综合分析处理,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产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汗腺分泌汗液减少,减少散热。
考点:考查体温调节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体温调节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能促进果实的发育,脱落酸能防止果实脱落
B.在培育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染色体的数目
C.具顶端优势的枝条,其侧芽因生长素浓度过低而生长较慢
D.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受光照、温度、水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乙烯不能促进果实发育,只能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能促进果实成熟、脱落,故A错误;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但不会改变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故B错误;具顶端优势的枝条,其侧芽因生长素浓度过高而生长较慢,故C错误;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受光照、温度、水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人类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
A.肌肉越发达,其代表区范围越大
B.头面部代表区范围大于躯干的代表区
C.支配下肢运动的功能区位于中央前回底部
D.刺激中央前回顶部某点,会引起上肢肌肉群的协同收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代表区范围与躯体各部分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与躯体大小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