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有关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可以进入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③
C.图中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D.③中的液体是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推知A、B、C、D分别表示毛细血管、血细胞、组织细胞、毛细淋巴管。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②是组织液可以进入A、C、D,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CO2,CO2浓度最高氧气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③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及联系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
C.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
D.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E.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通过图可以观察到在种子的发育期,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共同起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在发育后期脱落酸起主要作用促进植物的衰老。在种子的萌发和幼苗期,先是赤霉素起主要作用促进种子的萌发,而后是生长素起作用;从而可以看出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体,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
C.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D.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B、C都与语言中枢有关,属于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是非条件反射,是低级神经活动。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熟,并无涩味”,这是宋朝苏轼《植物粗谈·果品》中记录的一种方法。此文中“气”及其功能是
A.“气”指的是CO2,作用是使柿成熟
B.“气”指的是赤霉素,作用是去除柿的涩味
C.“气”指的是乙烯,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D.“气”指的是生长素,作用是促使子房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主要由成熟果实产生,是唯一的气体植物激素,所以成熟木瓜能够释放乙烯,促进未熟红柿成熟。
考点:本题考查乙烯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要求学生熟记乙烯的形态和功能。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对其免疫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主要由吞噬细胞特异性吞噬并消灭该病毒
B.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
C.效应B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形成沉淀
D.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