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沃森和克里克构建过的模型
A.碱基在外侧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B.同种碱基配对的三螺旋结构模型
C.碱基在外侧的三螺旋结构模型
D.碱基互补配对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科学史的识记。要求学生清楚科学家在探索DNA 结构时经历的历程,以及进行探究的科学的思想及方法。沃森和克里克最先提出了碱基在外侧的双螺旋和三螺旋结构模型,后来又提出了碱基在内侧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且同种碱基配对。最后提出了碱基互补配对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考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点评:属于识记水平。只要学生掌握并且认真审题,一般都能做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一样高
B.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C.生殖细胞没有全能性
D.紧急时刻壁虎可断尾逃生,一段时间过后断尾可重新长出,说明了壁虎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则说明该细胞已衰老
B.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
C.受精卵中的所有基因均被表达,因此受精卵具有全能性
D.不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衰老的细胞中,有些酶活性降低,但酶活性还受温度和pH的影响,如发烧时,消化酶的活性降低,但机体并没有衰老,故A错;受精卵携带本物种全部的遗传信息,但受精卵中的基因也是选择性表达,故C错;能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故能分裂的细胞和不能分裂的细胞的周期不同,故D错。癌细胞的清除与细胞凋亡有关,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都是通过相同的增殖方式分裂而来,该增殖方式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的时期内发生
A.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
B.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染色体高度螺旋化
D.DNA聚合酶较为活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是丝分裂,DNA复制时形成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时染色单体消失。所以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是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有丝分裂过程细胞质的分裂是均等的,A错误。着丝点断裂时是细胞分裂后期,B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正确。DNA聚合酶活跃时期是细胞分裂间期,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过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细胞分裂各时期的记忆和对过程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a~c阶段(不含a、c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由1∶2变为1∶1
D.此时期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增加一次,减少两次,可知表示的是减数分裂过程。ab为减一分裂,b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始终为1:2;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而不是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故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
点评:基础题,识记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