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抗体、激素、神经递质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和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存在的物质有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调节物质,如抗体、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A正确。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pH和温度的相对稳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B正确。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抗原性异物,维持内环境稳态;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作用下维持的,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D错误。
考点:内环境的物质,稳态的意义和调节机制。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玉树地震时,许多不幸的人被长时间困在了废墟中。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需进行多项生理调节活动。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环境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在饥饿状态下,肝糖原会分解为葡萄糖
D.胰岛A细胞活动增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代谢及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在饥饿初期,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将会上升
B.长期营养不良容易会导致机体组织水肿
C.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的血流量增大,以增加热量的供应
D.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在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作为能源物质被分解,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水肿,寒冷环境中皮肤表皮血管收缩,血流量 减少,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内环境,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的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组织液渗透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回渗,淋巴循环是单向的,淋巴汇集后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儿童被诊断为“窦性心率不齐”,在住院治疗期间,为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静脉注射液中须添加
A.CaCl2
B.MgCl2
C.KCl
D.C6H12O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