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生理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的是
A.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C.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
D.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催化作用下分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故A错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是细胞渗透失水导致的,不需要消耗能量,故B错误;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故C正确;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催化作用下分解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吸能反应,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ATP在细胞中能够释放能量和储存能量,从其化学结构看,原因是
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
②第三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和再结合
③第三个磷酸基团(远离腺苷的那个)很容易从ATP上脱离,使ATP转化为ADP,同时释放能量
④ADP可以在酶的作用下迅速与一分子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 (远离腺苷的那个),使ADP转变成ATP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ATP简式A―P~P~P可知,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当在酶作用下水解时,远离腺苷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形成ADP和磷酸,该键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断裂和重新形成,从而保证能量的释放和储存。靠近A的高能磷酸键不易断裂和重新形成,不参与能量代谢。 ?
考点:本题考查ATP的分子结构和利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
B.C3生成C6H1206需要[H]、ATP和多种酶
C.C4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可发生该阶段的变化
D.有光、无光条件下暗反应都能进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中的过程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场所在叶绿体基质,A正确。C3生成C6H1206即C3的还原过程需要每催化同时要[H]作为还原剂,ATP为反应提供能量,B正确。C4植物进行卡尔文循环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内完成的,C错误。暗反应有光无光条件下均能完成,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根据每个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下图l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下图2所示。下列有关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l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B.图l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E段
C.图l中的丙组细胞部分位于图2中的BC段,部分位于DE段
D.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可知,此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图1中乙组细胞中DNA含量由2增加为4,此时属于DNA复制,对应图2中AB段,A项正确;图1中甲组细胞DNA含量为2,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1时期,而图2中DE段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所以图1中甲组细胞对应图2中OA段,B项错误;图1中丙组细胞DNA含量为4,此时处于有丝分裂间期G2时期和分裂期,而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C项正确;用药物抑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丙组细胞增多,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浸入1 mol/L 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在此过程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先后有 ( )
A.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B.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KNO3溶液的浓度高于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洋葱表皮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由于K+和NO3-会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液,导致细胞液浓度变大,洋葱表皮细胞吸水发现质壁分离复原,所以在此过程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先后有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考点: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K+和NO3-会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液。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