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2、连线题 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a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一天中空气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时候是_____(A、B、C、D)点。
(2)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多”或“少”)。
分析乙图在B点时条件可能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列举两种情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研究某些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上面的(一)、(二)两个有关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测定的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如上图(三)所示(实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的强度变化、虚线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变化),请分析:
图(三)中a点后,曲线ab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曲线cd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线题 某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白天处于关闭状态,晚上开放。如图表示该植物固定和还原CO2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C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表示的两个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C物质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C物质既为b过程提供活跃的化学能,又为b过程提供_______________。
(2)和一般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不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根据这类植物气孔开闭及与之相适应的光合作用特点,推测此类植物最可能的生活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昼时这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还可以由________产生,与此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产生CO2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题 某同学通过以下实验探究光合作用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用打孔器从菠菜植株的叶片打取直径1cm的小圆片40片,用针筒抽去叶圆片叶肉细胞间隙的气体后,随机均分4组并分别放入A、B、C、D四个备装有60mL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叶圆片全都沉入水底,随后按下表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蒸馏水中的溶解氧忽略不计)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三个锥形瓶中未上浮的叶圆片能否进行有氧呼吸?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同学重复上述实验时,将D锥形瓶与200W灯泡的距离设置过远,其他操作不变,30min后发现无叶圆片上浮。其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若要探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需对上述实验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请补充完整的调整思路:
①.往A、B、C、D四个锥形瓶中加入的NaHCO3应____________。
②.A、B、C、D四个锥形瓶与200W灯泡的距离应____________。
5、选择题 H218O中的18O进入CO2的最短途径是
[? ]
A.经光反应进入O2,再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2
B.经暗反应进入(CH2O),再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2
C.经暗反应进入(CH2O),再经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进入CO2
D.直接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2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