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投入使用前,以未感染H5N1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随机分为甲、乙两组)为实验动物进行了实验,过程和结果见下图:

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乙组小鸡全部死亡可能是体内缺乏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B.乙组小鸡全部死亡可能是体内缺乏控制形成抗H5N1型病毒抗体的基因
C.甲组小鸡存活是注射H5N1型疫苗已使其体内产生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D.甲组小鸡存活最可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组小鸡注射疫苗,病毒在小鸡体内引起的特异性免疫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先是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阻止病毒随血液循环而散播,再通过细胞免疫清除侵入宿主细胞的病毒,甲组小鸡存活是注射H5N1型疫苗已使其体内产生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故C、D正确。乙组小鸡为注射疫苗,没有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所以死亡,故A正确。抗体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故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人体内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B淋巴细胞
B.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
D.浆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故A错。效应T细胞行使细胞免疫功能,消灭靶细胞,故B错。吞噬细胞能吞噬病原体和处理抗原,故C错。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A.由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
B.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
D.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过敏反应由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故A错误。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故本题选A。
考点:过敏反应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a点兴奋时,Na+内流
B.①②③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C.神经递质能通过⑥进入神经元N中
D.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N的兴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点处于神经纤维上,当其兴奋时,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使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A项正确;①是神经细胞轴突末梢,②是线粒体,③是突触小泡,④是突触前膜,B项错误;⑥是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之后通过突触间隙到达⑥和其上的受体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但神经递质不能进入神经元N中,C项错误;神经递质将引起神经元N兴奋或抑制,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为神经肌肉接点的亚显微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突触前膜,③是突触后膜
B.信号仅能从甲向乙方向传递而不会逆向传递
C.一个乙酰胆碱就能引起肌膜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D.乙酰胆碱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受体蛋白作为离子通道开放,引起后膜去极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①是突触前膜,②是突触间隙,③是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AB正确。使后膜兴奋需要达到一定的刺激程度,一个乙酰胆碱并不能完成该过程,C错误。乙酰胆碱是信号分子,作用于受体蛋白引起离子通道打开,离子进入细胞使后膜去极化,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突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突触结构的理解并能在相关题型中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