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健康才有将来”,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各种疾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各种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给低血糖晚期的患者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喝一杯浓糖水就可以恢复正常
B.如果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引起呆小症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D.利用DNA探针检查出肝炎病毒,为肝炎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中,低血糖晚期患者的急救措施是静脉输入葡萄糖。B中,应是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引起呆小症。C中,风湿性心脏病不属于免疫缺陷病。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体内起重要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人体内环境稳态不包括的内容是
A.细胞质中PH的相对稳定
B.淋巴中钠离子含量的相对平衡
C.组织液中水分含量的相对稳定
D.血浆中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能引起骨骼肌收缩。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乙酰胆碱能引起骨骼肌收缩,银环蛇毒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后,乙酰胆碱就不能结合而失去作用所以肌肉就不收缩,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不被分解就会一直作用在神经后膜,而使后膜一直兴奋,肌肉一直收缩。故本题选A 。
考点:神经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资料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陈述中,哪一项解释了在病人血液中持续维持异常高水平的葡萄糖的原因?
A.肾脏未能充分滤过
B.血液中存在过量的甲状腺素
C.肌肉整个处于休止状态
D.胰腺的激素分泌不足
E.小肠吸收了过量的葡萄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肾脏是否能充分滤过对血液中正常或异常高水平的葡萄糖含量关系不大。正常情况下,肾脏滤过形成的初尿中含有的葡萄糖在经过肾小管时又会被重吸收回到血液中。在终尿中,正常情况下不含葡萄糖,故与是否充分滤过无关。血液中存在过量的甲状腺素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表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的基础代谢率可比正常人高约20%~80%,并伴有心跳频率增加、神经过敏、肌肉无力、体重减轻等征状,对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均有显著的影响。据估计甲状腺素每增加1mg就相当于消耗250g葡萄糖,故甲状腺素的增加可能增加葡萄糖的利用率。所以,血液中甲状腺素过量只会减少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有关肌肉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首先是来自肌糖原,由肌糖原转变为肌肉收缩的能量有复杂的过程,并非直接消耗血糖,即使肌肉整个处于休止状态,对血中葡萄糖含量水平的高低影响也不大。而每当进餐后,小肠均吸收多量的葡萄糖,放饭后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增高。但由于膨岛素的分泌与调节,可使之维持正常水平。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高低与胰岛素的分泌是否正常相关,因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水平的高低是由胰岛素进行调节的,胰岛素一方面可增加血糖的去路,如将葡萄糖转变为糖原或脂肪加以贮存或增进糖的氧化;另一方面还能减少血糖由肝的来源,即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等,所以胰岛素可使血糖浓度降低。而血液中维持异常高水平葡萄糖的病人,一般是糖尿病患者,其基本症状为血糖过高、糖尿、多尿、食欲盛、消瘦、虚弱等等,但诸多症状中原发性症状是血糖过高。而血糖过高则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故D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