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生物体内,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稳定性差异的细胞,是因为
A.细胞失去全能性
B.不同的细胞,基因是不同的
C.遗传物质发生了定向的改变
D.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葡萄糖由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至少需要穿过几层膜?
A.4层
B.7层
C.9层
D.6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弄清高等多细胞动物(包括人类)营养物质吸收、运输、利用全过程。整个过程如下图:

小肠壁黏膜上皮、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因此小肠中的葡萄糖要穿透黏膜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才能进入血液,这过程要通过4层细胞膜(进出各一层),葡萄糖经血液运输,然后通过组织处毛细血管2层细胞膜,最后从组织液进入组织肌细胞通过1层细胞膜,总共7层膜。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艾滋病病毒的RNA含碱基A23%、C19%、G31%,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中,碱基A的比例为
A.23%
B.25%
C.31%
D.5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配对碱基之和的比例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互补链、和转录形成的相对应的碱基之和的比例均相等,所以在双链DNA中A+T=50%,A=T,所以A占25%。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
A.CO2的固定
B.叶绿素吸收光能
C.C3的还原
D.ATP的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在光反应阶段中,叶绿体中的色素利用吸收的光能,一方面在酶的作用下,与ADP和磷酸结合,形成ATP,另一方面将水分解成氧和氢。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的过程不需要酶的参与。在暗反应阶段中,绿叶从外界吸收来的CO2,首先在酶的作用下,与植物体内的五碳化合物相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分子,这个过程就是CO2的固定。三碳化合物在ATP和许多种酶的作用下,接受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被氢还原,然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葡萄糖,这个过程就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由此可见,在光合作用过程中,A、C、D三个方面的进行都需要酶参与催化,B过程不需要酶的参与。
考点: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需熟记光合作用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碳元素从生物群落中返回大气的途径的是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森林的自燃起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C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C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有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故A、B、D均正确;C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循环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