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假设取一个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受精卵,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形成四个细胞,这四个细胞中含15N的细胞个数可能是
A.2
B.3
C.4
D.前三项都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主要是依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还涉及染色单体分开后进入细胞的哪一极的随机性、每个染色单体含一个双链DNA等知识。有丝分裂一次每条染色体的DNA的一条链都含有标记,再复制一次每条染色体只有一个染色单体的DNA的一条链含有标记,到后期染色单体是随机分开的,一个细胞有2种,2个细胞共有三种方式,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便丧失了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酶发挥催化功能只能一次
B.唾液淀粉酶被胃液稀释
C.胃里的温度高于口腔
D.胃里的酸性太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997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经过十年研究而发现毒蛋白的普鲁西纳。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酶的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三位化学家,他们研究了三种磷酸腺苷酶的结构和作用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由氨基酸这一基本单位组成
B.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遇重金属盐都能反应改变性质
D.前者能水解,后者不能水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毒蛋白,磷酸腺苷酶都是蛋白质,都符合蛋白质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若用物理化学方法抑制恶性肿瘤细胞中?DNA?的复制,则这些细胞将停留在细胞周期的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 DNA 复制,就是使这些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间期。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没有关闭,乙植株气孔部分关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这一天的6:00(甲曲线的a点)和18:00时左右,甲乙两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相等;在6:00之前,甲乙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已经开始,但光合作用比细胞呼吸弱,故A错误;在18时后,甲乙两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开始小于细胞呼吸,有机物的积累最多的时刻应为18:00时,e点时有机物的积累量已经减少,故B错误。图示曲线的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部分关闭导致叶内CO2浓度降低,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产生[H]和ATP的速率减慢。这两段下降的原因不相同,故C错误。b~d段,乙曲线的变化为植物的"午休现象",是气孔关闭导致叶内CO2浓度降低之故;甲植物可能不存在"午休现象"或气孔关闭程度很小或气孔无法关闭,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借助曲线图,考查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难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