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在中国领土上大量培养鼠疫、霍乱、伤寒、炭疽和菌痢等一系列能使人致命的传染性病菌,并用中国人做活体实验,下列有关这些病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有的是DNA,有的是RNA
B.细胞内都有核糖体
C.其性状的遗传不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
D.细胞壁的成分和植物不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是生物学的观点之一。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肌细胞中变形的线粒体形成肌质体,有利于能量的供应
B.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C.内质肉膜向内与核膜的外膜相连,向外有的与细胞膜相连,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D.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如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9
C.图中的5、6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D.此图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细胞有液泡、叶绿体和中心体(9),说明是低等植物细胞,故A正确;洋葱属于高等植物,且根尖分生区细胞能分裂,因此没有叶绿体、大液泡、中心体,故B错;5是叶绿体,6是线粒体都含有DNA,能进行转录和翻译,故C正确;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个CO2 分子从线粒体中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需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4层
B.6层
C.12层
D.10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个CO2 分子从线粒体中出来,需要穿过两层线粒体膜,再穿过一层细胞膜出来进入相邻细胞,还要穿过一层细胞膜,再穿过两层叶绿体的膜进入叶绿体,共是6层膜结构,12层磷脂分子.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汽和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哪种情况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NaOH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故小白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都被NaOH溶液吸收,使得装有NaOH溶液瓶中的气压降低,故A处下降、B处上升。
考点:属于运用题,考查NaOH溶液作用以及U型管两次气压引对液面的影响
点评:平时要注重提高分析能力,注重此类题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