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图1为某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光照条件下,测得的CO2浓度与氧气释放量关系示意图,图2是该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光照及黑暗条件下,CO2浓度分别为mc和md时测定C3和C5的含量,共获得a、b、c、d四条曲线,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影响OA段长短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不同植物在相同条件下OA段长短不同,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
(2)B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若适当增加光照强度B点将___________移。据测定,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若适当升高温度,B点将______移。
(3)C点与D点相比O2释放量较低,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该因素值的降低______(会,不会)影响光反应的速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当CO2浓度为mc时测定C3和C5的含量,获得的曲线是图2中的____________,图1曲线超过D点后变平的原因是受到___________制约。
2、填空题 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照光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______________被染成______________,被染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由此可知,玉米属于___________植物,小麦属于________________植物。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出: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______________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种,即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如图a曲线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不同温度条件下,某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单位时间内同化的CO2量),b曲线表示同等条件下的呼吸作用量(单位时间内释放的CO2量)。依据检测结果,可获得的结论之一是

[? ]
A.在20℃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最高
B.在20℃和30℃时,有机物积累的速度相同
C.在25℃时,有机物积累的速度最快
D.在40℃时,有机物的量呈负增长
4、选择题 某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24小时的测定,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
[? ]
A.
B.
C.
D.
5、选择题 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没有消耗的物质是
[? ]
A.[H]和ATP
B.H2O和CO2
C.C5和酶
D.C3和ATP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