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中有两个细胞处于某动物囊胚期的同一分裂时期,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图像有差异。你认为它们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动物囊胚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中期,由于纺缍丝的牵拉,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中央的赤道板上,故此时从细胞侧面观察,将会看到染色体都在细胞的中间位置如图④;而如果从细胞一极观察,将会看到染色体都处于中间的平面上,如图①,故①④应位于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时期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若生物体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生成了大量H2O,则可判断此过程一定是:
A.产生酒精的厌氧呼吸
B.需氧呼吸
C.产生乳酸的厌氧呼吸
D.厌氧呼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水或者乳酸,肯定没有水;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并用全素营养液进行培养(如下图甲所示),假设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温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下图中的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比AB段平缓,由温度较低导致
B.D点是植物光合作用开始的点
C.0点至24点,经历24小时后植物体不会生长
D.利用此装置和条件可直接探究温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密闭玻璃罩”意味着不与外界空气发生气体交换,产生的气体都存在于玻璃罩内;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有光照就进行光合作用,实际情况中日出一般是在6点前后,日落是在18点前后,这段时间有光照可以进行光合作用。0~6点,没有光照只进行细胞呼吸,放出CO2使容器内CO2增加,BC段CO2增加较慢,因为此时对应的时间是凌晨3点前后,为夜间低温时间,导致呼吸作用减弱。6点之后,出现光照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此时光照比较弱,光合作用小于细胞呼吸,仍表现为CO2释放,容器内CO2增加;随着光照的逐渐增加,光合作用越来越强,容器内CO2增加的越来越慢;当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时,不会放出气体,此时容器内CO2最高;光照继续增加,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表现为吸收CO2,容器内CO2就会减少;午后,光照逐渐减弱,光合作用随之减弱,但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容器内CO2减少,只是减少的越来越慢;当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时,不会放出气体,此时容器内CO2最低;光照继续减弱,光合作用小于细胞呼吸,放出CO2,容器内CO2增加;可见,转折点D和H对应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FG段CO2下降不明想,主要是因为此时对应的时间为中午,温度较高,植物的蒸腾作用强,为减弱蒸腾作用,气孔关闭,导致叶片对CO2吸收减少,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从根本上说,生物多样性主要与(?)有关。
A.信使RNA中遗传密码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B.DNA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C.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D.以上情况都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温度25℃的条件下,将同一品种的某种植物置于不同光照强度及其是否施肥的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5℃,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0℃)。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C点条件下限制该植物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B.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CO2吸收量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C.如果提高温度,二氧化碳的吸收将会增加
D.土壤含水量在40%~60%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图可知,C点条件下光照强度较高,且已经施肥,此时土壤含水量较低,因此限制C0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水分。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两者的土壤含水量相同,且都已经施肥,但是光照强度不同,因此限制C02吸收量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在温度25℃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已经达到最适温度,提高温度,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细胞呼吸强度上升,因此二氧化碳的吸收将会减少。由图解可知,在土壤含水量低于40%时,施肥与否不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在土壤含水量为40%~60%时,施肥后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增强,说明土壤含水量在40%~60%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曲线图。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