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恒温动物只能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生存;而变温动物,由于其身体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变温动物能在任何环境温度下生存
B.恒温动物体温的维持是建立在“产热量=散热量”原则基础上的
C.当人体处在寒冷的环境中的时候,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反应——寒颤,寒颤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D.人在发热时常常服用阿司匹林降低体温,原因是阿司匹林能够降低人体产热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不管是变温动物还是恒温动物都只能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生存;A错误。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原因是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中;B正确。还冷刺激出现的寒颤可使机体产热增加C正确。降低体温可通过增加散热减少产热来实现;阿司匹林这种药物的作用机理知:它是通过降低产热来降温的;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知识,意在考知识的理解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
D.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对,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②与④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B项对,①与③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但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C项对,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D项错,促胰液素是由小肠肠腔产生的,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考点:本题考查促胰液素发现实验的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其中E表示感受器、A表示效应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电刺激①处时,在A、E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
B.电刺激①处时,能引起C处释放递质、传导兴奋
C.电刺激②处时,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电刺激②处时,B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C中突触结构可分析出E为感受器、D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B为传出神经、A为效应器,当神经纤维受刺激时神经元膜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突触只能单向传递兴奋,故只有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诱导a-淀粉酶的产生。而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对a-淀粉酶的合成起抑制作用,两者在a-淀粉酶的合成中的相互作用如图,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抑制剂在第ll小时加入,见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抑制a-淀粉酶的产生
B.在a-淀粉酶的合成上,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
C.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其作用机理是促进mRNA的合成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不能合成信使RNA也就无法合成蛋白质,赤霉素促进a-淀粉酶的产生,脱落酸抑制a-淀粉酶的产生,两者作用相反,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其作用机理是抑制mRNA的合成,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市场上可见到发育不均匀的西瓜(歪瓜),若切开后,可发现凹侧的种子大部分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
A.种子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
B.发育着的种子可以合成大量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C.凹侧见不到阳光,不能形成种子
D.由于光照不均匀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果实发育不均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发育中的种子可以产生生长素,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
A.种子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与歪瓜的形成无关。
B.发育着的种子可以合成大量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C.凹侧见不到阳光,不能形成种子与歪瓜的形成无关。
D.由于光照不均匀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果实发育不均匀与歪瓜的形成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功能。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植物生长素的功能并能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