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细胞中,通过无丝分裂方式增殖的是
A.蛙的红细胞
B.小鼠骨髓瘤细胞
C.造血干细胞
D.人成熟红细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小鼠骨髓瘤细胞和造血干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人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进行细胞分裂。
考点:考查无丝分裂的知识。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无丝分裂的实例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胡萝卜根韧皮部的细胞在组织培养中,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等过程可以发育为一个完整植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已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D.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可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说明了高度分化细胞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结果,细胞内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卵原细胞是通过什么方式增加其数量的?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二分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32P标记某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其蛋白质外壳,则该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新生的噬菌体中可含有
A.32P
B.35S
C.32P和35S
D.32P和35S都没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相关知识。
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亲代噬菌体32P标记DNA,35S标记蛋白质,该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新生的噬菌体中的DNA有32P标记,外壳蛋白无35S标记。故选A。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如图表示两个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行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它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也是相同的
B.甲细胞所处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细胞所处的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
C.甲和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两个DNA分子
D.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有可能进行与甲细胞相同的分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乙细胞中都有4条染色体,甲图中染色体的特征为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图为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的中期;可推知其体细胞中也是4条染色体;乙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可能是性原细胞增加数目的方式,形成的子细胞也可能进行减数分裂。故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特变是甲图的染色体行为难以看出,要找到图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所在,才能准确的说出其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