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可以杂交,不存在生殖隔离
B.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生物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频率低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来说,某一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其基因频率也往往比较大。如果显性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的话,那么A基因的基因频率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就会逐渐降低至0。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与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故本题答案选AD。
考点:生物进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频率改变就意味着有生物进化
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隔离能阻断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D.种群内随机交配就可保持遗传平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正确。隔离的实质能阻断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正确。①种群数量足够大,②全部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后代,③没有迁入与迁出,④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存能力完全相同(也就是说自然选择对各种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⑤基因都不产生突变,并且携带这对基因的染色体不发生变异(可导致基因数目的变化),在符合这些条件的情况下,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的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保持平衡;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则自交前A的基因频率、自交后A的基因频率、自交后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55%、45%、32.5%
B.55%、55%、42.5%
C.45%、45%、42.5%
D.45%、55%、32.5%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Aa基因型个体占50%;
A%=AA%+Aa%/2=30%+50%/2=45%;自交后A的基因频率不变;
AA自交,后代都是AA,占30%×1=30%,
Aa自交,后代是1/4AA, 50%基因型Aa个体自交,后代中的AA占50%×1/4=12.5%,
全部后代中的AA占30%+12.5%=42.5%;答案选B。
考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点评: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如掌握计算方法,可以很快解决此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20%、50%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______。
A.36%
B.45%
C.50%
D.7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该种群共有22000只果蝇,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是6000只、10000只、6000只。V基因频率=(6000*2+10000)/22000*2=50%。环境不改变,所有果蝇随机交配F2中V基因频率不变,仍未50%。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