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贵州省新桥煤矿6月17日发生透水事故,有3人被困井下长达25天后奇迹生还,7月12日中午他们安全升井,生命体征平稳。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矿工被困期间,体内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葡萄糖氧化分解
B.在较长时间没有进食的情况下,体内葡萄糖的减少要靠肝糖原的分解来补充血糖,此时体内的胰岛素减少,而胰高血糖素增多
C.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单向传导
D.矿工体内水分的调节应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是葡萄糖,脂肪是储能物质。肝糖原可维持血糖平衡,血糖稳定是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
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约占1/3,细胞外液又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较少。
A.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正确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约占1/3,选项不正确。
C.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选项不正确。
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和组织液中蛋白质较少,选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液体的组成。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内环境的概念。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 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①? A?②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D.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抗利尿激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效应T细胞通过直接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A错误。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传送;B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含量超过正常水平,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的活动;C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细胞合成和分泌,有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中;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间信息的传递知识,意在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及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HIV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破坏机体的
A.T淋巴细胞
B.吞噬细胞
C.B淋巴细胞
D.造血干细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攻击免疫系统,使T细胞大量死亡,因而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如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那么

A.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则背光为b
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为d
C.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
D.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在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上。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如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要大,但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要短,所以A不正确。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由于重力作用,应小于c,所以B不正确。由于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所以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不正确。由于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敏感,所以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正确。
考点:植物激素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长素作用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