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与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若用平板划线法获得纯净的菌株,请回答:
①.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②.除此接种方法之外,还常用_______________的接种方法来获得纯净的菌株。
2、连线题 近年来,一些城镇、社区修建了一些人工湖泊,以改藩居民的生活环境。下图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鱼类与贝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该湖泊被排人过量居民生活污水后,水体逐渐变绿,发生水华,发臭,鱼类、贝类死亡。据此现象分析,生活污水引起湖水中_________含量过高。从生物因素分析,湖水变绿的原因是________,发臭的原因是_______。在水体由绿变臭的过程中微生物(只写类型,不写具体种类)演替的变化是_________,造成鱼类,贝类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水体富营养化加速湖泊的衰退使之向________________化(发展)演替。
(4)有人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进行控制藻类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挂养贝类水体中藻类密度呈上升趋势,但仍能推论贝类可以有效地控制藻类,理由是______________。

(5)有的湖泊中藻类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湖水中水草却疯长,从而带来负面影响,下列控制水草疯长的不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
①打捞水草,开发利用? ②引水稀释? ③使用除草剂? ④控制污水排入
3、填空题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________。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__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_________于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4、选择题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
[? ]
A.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B.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
C.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D.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6,取平均值233
5、选择题 将接种了红色细菌的培养皿置于紫外线下几天,结果培养皿中除长了一个白色菌落外,其余菌落都是红色的,据此,实验者应该?
[? ]
A.暂不作结论
B.断定是紫外线引起产生了白色菌落的变异
C.如果不继续用紫外线照射,预期那个白色菌落将转变为红色
D.断定白色菌落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