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病毒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B.吞噬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C.同一人体内的B细胞和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都可产生记忆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故A错;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故B错;人体所有的体细胞均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细胞核中的基因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的蛋白质不同,故C错;B细胞和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会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A.由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
B.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
D.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过敏反应由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故A错误。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故本题选A。
考点:过敏反应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参与人体水平衡调节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抗利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体内水分含量增多或减少时,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就会减少或增加,调节人体的水平衡。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及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中的水 平衡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培养24小时后,胚芽鞘向右弯曲,角度θ如下面甲图所示,乙图是测定的实验结果。下列关于该实验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放置琼脂块前,要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在蒸馏水中浸泡
B.在光下和黑暗处进行该实验,实验结果不同
C.乙图说明生长素在较低浓度时能促进植物生长,超过最适浓度则促进作用减弱
D.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琼脂块偏放在胚芽鞘横切面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胚芽鞘的尖端已经被切除,所以在实验中不会再受到单侧光照的影响,故而在光下进行实验和在黑暗下进行该实验的结果是相同的。
考点:本题考查胚芽鞘的向光性。
点评: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程度越高,则角度θ越大。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点左侧剌激
B.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2、4、3、4
C.在b点右侧刺激
D.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4、2、4
E.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1、4
F.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
G.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4、2、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a点左侧剌激及刺激a、b 两点中央偏左侧,a 点先兴奋,膜外变为负电位,而b 点还处于静息电位,即 b 点膜外为正电位,因此电流表先向左偏转;当兴奋传至 a 点左侧,末到b 点时,a、b 点膜外均为正电位,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中间位置;当兴奋传至b 点时,a 点为静息电位,膜外为正电位,b 点处于兴奋状态,膜外为负电位,因此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当兴奋传至 b 点右侧,a、b 两点都为静息电位,膜外为正电位。在 a、b 两点中央刺激,a、b 两点同时处于兴奋状态,即膜外同时为负电位,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当a、b 两点兴奋后,又同时恢复为静息电位,即膜外同时变为正电位,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中间位置。 ?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兴奋的产生与检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