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见,染色体畸变在光镜下可见
B.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染色体畸变是不遗传的
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染色体畸变是定向的
D.基因突变是有利的,染色体畸变是有害的
2、选择题 在下列人类的配子中,可能会产生一个唐氏先天愚症(有三条第21号染色体)男性个体的组合是
[? ]
A.(23+X)和(21+Y)
B.(23+X)和(22+XX)
C.(23+X)和(22+Y)
D.(21+Y)和(22+XX)
3、连线题 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________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__________提供原材料。
(2)甲与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甲与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________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________。
4、填空题 有两纯种小麦,一种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种是矮秆易感锈病(ddtt)。要利用这两个品种的小麦培育出矮秆抗锈病的优良小麦品种,育种小组提出了三种育种方案:
方案一:DDTT×ddtt→F1→F2→矮秆抗病新品种
方案二:DDTT×ddtt→F1→F1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矮秆抗病新品种
方案三:DDTT和ddtt的种子幼苗进行X射线、紫外线照射综合处理→矮秆抗病新品种
(1)要培育的矮秆抗锈病小麦的基因型为________,采用病原体感染的方法可鉴定出其中的抗病植株。
(2)方案一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F2中选出的矮秆抗病的植株占全部F2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F2中选出的矮秆抗病的植株中不符合性状稳定要求的是________。
(3)方案二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F1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为________。改变染色体数目,用______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此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是_________。
(4)方案三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
(5)三种育种方案中,育种的时间短且成功率高的方案是__________。
(6)除用以上方法基因工程也可以培育优良品种,其中用到的两种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人类16号染色体上有一段DNA序列,决定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这个DNA序列的某一对碱基发生改变而引起某种贫血症,在有丝分裂间期,由于DNA复制中途停止,致使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少若干基因,以上两种变异依次为
[? ]
A.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B.前者属基因突变,后者属染色体数目变异
C.前者属基因突变,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