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那么

A.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则背光为b
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为d
C.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
D.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在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上。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如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要大,但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要短,所以A不正确。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由于重力作用,应小于c,所以B不正确。由于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所以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不正确。由于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敏感,所以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正确。
考点:植物激素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长素作用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禽流感病毒有多种亚型,其中H5N1禽流感病毒是能侵 犯人类并致人死亡的一种亚型。当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会使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反而攻击人体内的正常细胞,导致多种器官功能失调,严重者会 引发心脏衰竭,甚至死亡。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这种免疫疾病与下列哪种病的发病原理相同
A.湿疹
B.过敏反应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非典型性肺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题中信息知,当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会使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反而攻击人体内的正常细胞,因此它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且属于免疫过强的类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属于自身免疫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似。
湿疹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易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过敏反应是二次感染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异常病。非典型性肺炎是高传染呼吸道疾病,是一种传染病。
考点:本题考查了自身免疫病与其它各种相关疾病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近易概念分析区别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通过握手传播
B.艾滋病患者的根本原因是病菌感染
C.HIV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攻击B细胞和T细胞,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机能
D.人体感染HIV后,潜伏期可达2年~10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艾滋病是由于HIV(一种RNA病毒)感染引起的,不会通过握手传播,HIV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攻击T细胞,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有关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可以进入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③
C.图中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D.③中的液体是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推知A、B、C、D分别表示毛细血管、血细胞、组织细胞、毛细淋巴管。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②是组织液可以进入A、C、D,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CO2,CO2浓度最高氧气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③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及联系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激素是有机分子
B.高等动物体内,只有激素是信息分子
C.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激素是有机物质,在高等动物体内激素是信息分子,但不唯一,激素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所以B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