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必需的酶是________酶,合成A的原料是_________。
(3)为使过程⑧更易进行,可用_________(药剂)处理D。
(4)在利用AB获得C的过程中,必须用__________切割A和B,使它们产生__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__,才可形成C。
参考答案:(1)不能? ? 皮肤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未表达(或未转录),不能形成胰岛素mRNA
(2)逆转录? ?4种脱氧核苷酸
(3)CaCl2
(4)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 ? ? 相同的黏性末端 ? DNA连接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选做题)下面是以小鼠为对象进行的研究T作,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进行小鼠胚胎工程操作时,首先在光控周期下(光照14h,黑暗10h)饲养成年雌鼠,并注射促性腺激素,目的是________。然后从雌鼠输卵管中取出卵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成熟;并从雄鼠附睾中取出精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再在37℃,5%CO2条件下,精卵共同作用4h,冲洗后继续培养。定时在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的变化,第5天可以看到胚胎发生收缩,细胞间隙扩大,接着胚胎内部出现裂隙,这是胚胎________期开始的标志。
(2)如果体外受精后,在精核与卵核融合之前,用微型吸管吸除雄核,再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作用类似于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细胞),处理后的受精卵可发育成小鼠。这种方法在动物新品种选育中的显著优点是________。
(3)如果将小鼠甲的体细胞核移入小鼠乙的去核卵细胞中,由重组细胞发育成小鼠丙,则小鼠丙的基因来源于__________。
(4)如果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请分析因外源基因插入导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_________。
参考答案:(1)促进排卵(或超数排卵)? 使精子获能?囊胚
(2)容易获得纯合子并缩短育种时间
(3)小鼠甲(体细胞)的核基因和小鼠乙(卵细胞)的细胞质基因
(4)外源基因的插入使受精卵内生命活动必需的某些基因不能正常表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2008年诺贝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 ]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基因工程中,须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B.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C.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D.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连线题 (附加题)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抗虫棉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过程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A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的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_。
(2)离体棉花叶片组织经C、D过程成功地培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植株,此过程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该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将植物细胞培养到____________,包上人工种皮,制成了神奇的人工种子,以便更好地大面积推广培养。
(4)如果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D过程应该用_________作为探针。
参考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卡那霉素
(2)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胚状体
(4)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抗虫基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