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
[?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尽管改善了电力和灌溉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巨大的水库沿岸水草丛生,使血吸虫发病率高达80%~100%,另外尼罗河下游农田失去了肥源等,这说明该工程
[? ]
A.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
B.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
C.维持了原来的生态平衡
D.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复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能量的反复利用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原理
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能正常运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连线题 如图是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来自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等生物作为_______。
(4)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_______。
(5)据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应使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长越好。请你结合所学有关生态工程原理,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____。
参考答案:(1)阳光
(2)桑和稻
(3)细菌? 真菌? 分解者
(4)物质循环再生、整体性、物种多样性原理
(5)不正确,因为食物链多,各食物链中的生物数量越难以达到一定规模,影响经济效益;营养级多,高层次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较少,该营养级生物数量也较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设计生态农业时应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的数量
B.生态农业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
C.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排除了人为干扰
D.生态农业是以高投入来获得农作物的高产出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