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人感冒时,会出现畏寒、发热症状;用退热药后,可出现全身出汗、体温下降现象。在发热和退热过程中,人体产热和散热的关系为
A.发热时,产热大于散热
B.发热时,散热大于产热
C.退热时,散热大于产热
D.退热时,产热大于散热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发热时,体温升高,是由于产热大于散热;退热时,体温下降,是散热大于产热。故答案选AC。
考点:体温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动物体液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激素都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B.孕激素的作用之一是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C.组织胺是过敏反应过程中某些细胞接触过敏原后分泌的激素
D.当血糖含量较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糖元合成、抑制非糖物质转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组织胺不属于激素,但需要清楚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化学物质的调节(如、二氧化碳、氢离子、组织胺等),所以C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是对处于四种不同免疫状态的小鼠对细菌免疫能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失的小鼠对细菌的免疫能力减弱
B.T细胞缺失的小鼠对细菌仍具有部分细胞免疫能力
C.B细胞缺失的小鼠对细菌的体液免疫能力完全丧失
D.正常小鼠可通过记忆细胞对细菌维持较久的免疫能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910年,丹麦科学家詹森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向光性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如图)。下列有关詹森探究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实验目的是探究向光性与尖端的关系
B.实验目的是探究向光性由单侧光引起
C.实验目的是探究是否产生并向下运输并促进生长的物质
D.以上各项都是詹森探究的目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对照两实验装置,唯一区别就是左边没有胚芽鞘尖端,右边的胚芽鞘尖端下放了琼脂块。如果实验目的为A,则自变量应是有无尖端,错误;如果实验目的为B,则自变量应是有无单侧光,错误;故本题选C。
考点:生长素的实验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对照实验的原则,属于对识图、理解、分析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丘脑对稳态的调节作用表现为:
A.感受渗透压的变化
B.分泌抗利尿激素
C.渴觉中枢控制摄水量
D.分泌促胰岛分泌的激素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水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就会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后叶释放,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控制摄水量,动物体内没有促胰岛分泌的这种激素,故本题选AB。
考点:下丘脑对稳态的调节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下丘脑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