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将刚蔫萎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的原因属于
A.主动吸水
B.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清水属于低渗溶液,水分子会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菜叶细胞,所以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生需掌握物质跨膜的方式及实例。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图所示)。若土豆片为4片时,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曲线1。利用同样的实验装置,改变某条件后,收集数据可绘制出曲线2。则改变的条件是?

A.降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B.增加土豆片的数量
C.将温度提高到80℃
D.将针筒换成容积更大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形可知改变条件后最终释放的气体量减少,故是底物减少即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降低,选A。增加土豆片的数量是增加了酶的浓度,只能加快气体产生速率,但不会改变最终气体量,故B错误。温度提高到80度酶会失活,但过氧化氢会自行分解,只是速率很慢故C错误。针筒换成容积更大的,不会有任何影响,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氧呼吸过程释放的CO2中的氧?
A.全部来自氧气
B.全部来自水
C.全部来自葡萄糖
D.来自葡萄糖和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水的参与并分解丙酮酸产生CO2中的氧来自葡萄糖和水,BC不完整D错误,本题选D。
考点:有氧呼吸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就不难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把离体叶绿体加入到含ADP、磷酸、NADP+等物质的溶液中,用右图所示的条件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后绘成曲线,该曲线表示?

A.有机物合成量
B.O2释放量
C.ATP、NADPH的数量
D.CO2吸收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开始有光,产生ATP、NADPH,之后无光,有C02消耗ATP、NADPH。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形成CO2的场所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细胞质基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O2,其反应场所为线粒体基质,因此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