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 = bd,则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次

A.b点2次,c点1次
B.b点1次,c点1次
C.b点1次,c点2次
D.b点2次,c点0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特点是速度快,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形式是化学信号,特点是速度慢;虽然ab = bd,但刺激b后不同时传到ad。又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指针能偏转2次,而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只能偏转1次,故选A。
考点:神经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神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不属于反馈调节机制
B.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C.在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比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广泛
D.与水盐平衡调节相关的结构有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则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减弱,也属于反馈调节机制;错误。
B.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有调节作用;正确。
C.在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是全身体细胞、垂体和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甲状腺;正确。
D.与水盐平衡调节相关的结构有下丘脑(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感觉中枢)、肾小管(靶器官)等;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的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
C.人体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来调节体温
D.热量的散出都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的体温调节的有关内容。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下丘脑,A错;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B错;人体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来调节体温,C正确;热量的散出的形式多样,有肺的呼气,肾脏的排尿、汗液的蒸发等,D错。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不是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速度缓慢,作用时间长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调节速度缓慢,作用时间长,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调节作用范围广泛,调节物不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如CO2调节,所以C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很快排出体内
C.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酸性物质被分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相关知识。
人体内环境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动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这两种调节协调作用,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当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由于血浆含有缓冲溶液,如碳酸与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与磷酸二氢钠等,能够与之反应,而确保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