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①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②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③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右表。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褐鼠种群由

A.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
B.抗性个体RR:Rr=1:1
C.RR个体数量增加,rr个体数量减少
D.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环境对基因频率的影响。由表格可知rr个体不抗药,因此在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的条件下rr个体不能存活,同时RR个体虽然对灭鼠灵具有抗性,但其对维生素K高度依赖,其数量也会大量下降,Rr个体既对灭鼠灵有抗药性,又不完全依赖维生素K因此其数量会大量增加,因此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异的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B.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种群
C.进化是由突变引起的
D.只要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就发生了进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突变,种群过小,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所以A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人的前肢与鸟的翅膀有共同结构。这是因为:
A.鸟类起源于哺乳类
B.鸟类与哺乳类有共同祖先
C.哺乳类对它们的环境的适应比鸟类差
D.鸟类与哺乳类都很好地适于飞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陆栖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由于适应陆地生活,并有共同的起源,它们的四肢结构尽管有各种变化,如人的前肢,鸟的翅膀,蝙蝠的翼,青蛙的前肢等,但骨骼结构则大同小异。鸟类与哺乳类在它们的起源问题上尽管迄今尚难肯定各来自何种爬行动物,但它们都起源于古代爬行类是有充足证据的。在适应辐射中鸟类主要向空中发展,而哺乳类主要适应陆地生活,由于都来自古代爬行类,故而它们的前肢是同源器官,并有共同结构。因此人的前肢与鸟翼有共同结构就不足为奇了。要说鸟类起源于哺乳类,这是毫无根据的。根据现有的古生物学资料,最早的哺乳动物出现于三叠纪末期[距今约2×108a( 2亿多年前)],而最早的鸟——始祖鸟出现于侏罗纪[距今约1.4×108a(1.4亿年)]。80年代美古生物学家在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了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原鸟。从结构上看,原鸟比始祖鸟更接近于现代鸟,由此也可推论比原鸟更早或至少差不多的时候始祖 鸟类的鸟即已存在。只不过由于鸟类骨薄、易碎,难以成为化石。另一方面,化石很少也难以被人们发现。由此可知鸟类与哺乳类起源的时间差不多,所以鸟也不可能起源于哺乳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