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初级卵母细胞中能够配对形成四分体的两个染色体
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大小、形状相同的两个染色体
C.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大小、形状一般相同的两个染色体
D.存在于一个四分体中的两个染色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同源染色体是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和遗传规律内容必须掌握的重要名词,应深刻理解,能灵活应用。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中常成对出现,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其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X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形态大小不同),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出现联会(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排至赤道板上,最终分离的一系列行为变化。由于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因此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一般不可能有同源染色体,其后期时出现的大小、形状相同的两个染色是一对姐妹染色体(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中“●”表示出入细胞的物质,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

A.渗透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胞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解该物质出入细胞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需消耗能量,应为易化扩散,B项正确;而渗透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不需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协助,A项错误;主动转运的特点是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需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C项正确;胞吞属于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非跨膜运输,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近日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在英国诞生了,它给皮肤烧伤病人带来了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样本,再让其在特殊的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在患者的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我的皮肤”的获得技术属于动物细胞培养
B.人的皮肤烧伤后会因人体第二道防线的破坏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C.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自患者本人的
D.膜片能否把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和细胞识别有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是采集一些细胞样本,再让其在特殊的膜片上增殖得到的,是属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故A正确。人的皮肤是第一道防线,故B错误。为了减少免疫排斥最好选本人的,故C正确。将膜片敷在患者的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一定依赖于细胞识别,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培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间把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由什么组成
A.微纤丝
B.微管
C.微丝
D.中间纤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纺锤丝为光学显微镜下所见到的有丝分裂期组成纺锤体的丝 状结构之总称。在经过固定的细胞中,可看到纺锤体内有许多丝状结构。在用戊二醛固定的细胞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纺锤体是由直径约20纳米的微管所组成,着丝粒丝是由成束的微管组成。在光学显微镜下所能看到的固定细胞中的许多“纺锤丝”是微管次生聚合图像。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技术中,一般来说不属于细胞工程范围的是
A.植物细胞的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基因芯片的应用
D.细胞核移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细胞工程中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工程中的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及克隆技术, C选项属于基因工程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